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如何避免兒童肥胖? 專業藥師來告訴你
世界肥胖聯盟(World Obesity Federation)指出全球的過重人口數由2014年的20億人,將上升至2025年的27億人,肥胖防治將會是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。
有鑒於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問題已經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,對於健康、教育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危害,世界肥胖聯盟將今年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主題訂為「戰勝兒童肥胖(Overcoming Childhood Obesity)」,目標是提升人們對於肥胖的挑戰性的認知,以及戰勝肥胖的具體作為,並鼓勵會員組織團體倡議運動與肥胖相關的議題。
根據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,我國103學年度國小及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各為29.0%及28.8%,
其中國小男童及女童過重及肥胖比率分別為32.8%及24.9%,國中男生及女生過重及肥胖比率各為33.1%及24.2%。
另在國際比較方面,依據世界肥胖聯盟調查結果台灣兒童過重及肥胖率與OECD33個國家相比,臺灣男童排行第6女童排名第12。
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們應重視兒童肥胖所導致的種種健康問題,若不及時處理,不只影響孩子的現在,也將危及孩子的未來健康。
兒童肥胖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,例如:早發的糖尿病,高血壓、高血脂,心血管疾病、氣喘、女童早發育及心理健康。
研究發現比起正常小孩,肥胖兒童的血管硬度較高,心跳較快,和血管內皮功能較差;長期追蹤研究更顯示:孩童時期的長期肥胖,會造成孩童和成人的心臟結構異常,並增加成人時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因此,兒童肥胖所造成的傷害,隨著年齡增長,影響越大。
打擊兒童肥胖! 就從三方面7撇步開始
■ 「和糖說不、開水最優」:鼓勵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。
■ 「溫馨共餐、全家安康」:鼓勵「跟孩子一起用餐」,以及「幫孩子準備餐點」,如此不但能照顧全家人的健康,亦能促進親子關係。
■ 「鮮食蔬果、均衡飲食」:鼓勵多攝取新鮮蔬果、鮮奶、堅果、糙米飯等,養成孩子均衡飲食、避免偏食。
■ 「拒絕零食、遠離高熱量」:避免洋芋片、炸雞、速食等高油、高鹽、高熱量,容易造成肥胖的食品。
■ 「多多運動、減少久坐」:降低孩子使用電腦、手機和看電視等久坐時間,建議每天能累積60分鐘的中度到重度的身體活動。
■ 「全家動員、走向戶外」:建議家長假日計畫全家一起從事親子活動,善用國民健康署輔導各縣市規劃的運動地圖及親子活動空間,多利用開設的健走步道、自行車車道帶著孩子親近大自然,從事身體活動。
■ 「適當休息、充足睡眠」:鼓勵孩子養成規律生活習慣,避免晚睡及熬夜,每天至少睡眠6-8小時。